2023-08
8月1-3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论坛以“聚焦电力市场新机制,提升储能规模化运营效率”为主题,共同探讨西部储能产业的高效发展、市场机会、应用模式、技术路线等热度话题。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钠储能)应邀出席本次论坛。
查看更多2023-07
7月28日,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钠储能)应邀参加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江苏盱眙召开的《全钒液流电池可靠性评价方法》国家标准外文版审查及《铁-铬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能源行业标准工作组会。参与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化所、金属所、上海电气等国内液流电池行业相关单位的共计20余名代表。
查看更多2023-07
储能在“发、输、配、用”等多个环节都有所应用,在以上各个环节配备储能系统,就可以平滑电力波动性。又根据受益方的不同,将新能源配储分为电源侧储能、用于调峰调频的储能为电网侧储能、用于分布式光储一体化的用户侧储能。
查看更多2023-07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储能的发展得到了国家顶层能源战略的支持。 2023年以来,已经有27个省将储能列入政府工作重点,发展大型储能成为共识。依靠政策的有力推动,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并网量越来越大,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愈发突出,对储能时长有了更高的要求。
查看更多2023-07
由最初的鼓励引导到成为新能源发电并网前置条件,再到目前部分地区出台惩罚性措施,近年来,新能源配储政策要求愈发严格。但在实践中,储能利用率不高、低质量储能设施泛滥、新能源企业成本难以消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对此,应充分认识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各种因素,深刻理解电力辅助服务特性,明确灵活调节资源种类,及时调整完善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建立健全成本补偿机制,激发各类灵活调节资源参与系统调节的积极性,筑牢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石。
查看更多2023-07
7月24日,西安交燃公司领导一行莅临中钠储能实地考察,调研交流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园“风光储充全钒液流储能示范项目”。双方就示范项目的建设落地、电解液提纯工艺、电堆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查看更多2023-07
用户侧储能主要有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目前户用储能度电成本在0.6元/度以上,国内居民电价低且峰谷价差也低,主要客户和市场是在欧洲、北美、澳洲等居民电价高的海外地区。工商业储能系统在0.5元/度以上,主要应用在电价较高,峰谷价差也较高的地方,市场应用广泛,方案也多种多样,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
查看更多2023-07
进入盛夏,伴随连日高温一起到来的,还有不断攀升的企业用电需求。据悉,7月11日16时50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五省区最高电力负荷达2.272亿千瓦,南方电网统调负荷连续两天创下历史新高。
查看更多2023-07
7月13日上午,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2年度数据成果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发布。作为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此次发布的数据成果可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实际应用效果提供科学的检验对照数据支撑,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2023-07
随着人们对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年均增长率为3.6%,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占可再生能源总产量的70%。然而,这些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挑战性。电力储能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灵活性、提高电网可靠性、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延长基础设施使用寿命、改善电能质量的有力工具。
查看更多2023-07
根据理论计算,每1千瓦时(kWh)的电解液需要5.6千克的五氧化二钒V₂O₅,考虑到电解液利用率为70%,实际需要的V₂O₅约为8千克。因此,每1兆瓦时(MWh)的储能系统需要8000千克(8吨)的V₂O₅,而每1千兆瓦时(GWh)则需要8000吨的V₂O₅。按照目前每吨V₂O₅的成本为10-11万元计算,每1千瓦时的电解液成本约为1500元。据此反推,V₂O₅占电解液成本的比例大约在53.3%-58.7%之间。
查看更多2023-07
提起电厂,很多人会想到这样的场景——火电厂里冒着水蒸气的冷却塔、风电厂中高耸的风机、光伏电站一排排光伏板······但您听说过“虚拟电厂”吗?
查看更多2023-07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如今,从商业化初期到全面市场化发展,留给新型储能的时间已经不多。
查看更多2023-0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
查看更多